上官婉儿的肮脏程度到底有多深?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给出明确的标准,史书上她留下的诸多事迹无不加重了她那早已被污名化的人物形象。当我们谈及上官婉儿的肮脏时,往往会将她与许多男人的暧昧关系提起,并指出她通过这些关系不断扩展自己的权力,塑造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政治格局。
然而,当我们谈论上官婉儿的肮脏时,还不能忽视另一个层面,那就是她在历史上“认贼作父”的行为。回顾她的家族背景,武则天曾经下令屠戮上官家族,唯独留下了年幼的上官婉儿与她的母亲郑氏。通常来说,封建统治者为了绝后患,往往会将家族的根源一举铲除,然而武则天却为什么留下了这个婴儿,至今没有确切答案。上官婉儿依赖着武则天的恩赐而存活,也因此生出了感恩之心,将她的“父亲”视为武则天,甘心为其效忠。
展开剩余86%对于上官婉儿的这些行为,许多人难以接受,觉得她有违传统的道德标准,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,也许我们不能仅凭道德高地去评判他人。上官婉儿出身于西汉上官家族,家学渊源深厚,她的高祖父上官贤曾是北周的幽州太守,曾祖父上官弘在隋朝为江都宫福监,而她的祖父上官仪更是唐朝高宗时期的宰相。显赫的家族背景让她从小便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,在母亲郑氏的悉心培养下,尽管家道中落,她依然成为了一个聪慧异常、能文能武的女子。
在古代,女性的一生大多走的是固定的轨迹——出生、学会出嫁所需的知识、结婚、育子,最终死去。虽然这一生的轨迹简化来看似乎很单调,但它却是绝大多数古代女子的真实写照,极其残酷且有限。对此,虽有人反抗这种命运,但历史长河中,能够打破这种命运枷锁的女性寥寥无几,而上官婉儿恰恰是其中一个例外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武则天忆起上官家族还有一个活口,于是召见了年仅14岁的上官婉儿。她凭借过人的才识和应变能力,给武则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才有了后来破格任职的机会。这个小小的幸运让她终于从奴隶身份中脱离,开始在宫中任职,掌管起了重要的诏命。
尽管上官婉儿才华出众,她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波动。她因得罪了武则天,被判死刑。然而,武则天并没有因此杀她,或许是因为她不可或缺的才华,或许是因为她曾为武则天立下过汗马功劳。最终,武则天虽然没有亲自下令处死她,却将她处以黥面刑。这种刑罚虽不至于丧命,却无疑带来了深重的耻辱。
关于上官婉儿触怒武则天的具体原因,历史上有多种说法。一种认为,她无意中透露了对骆宾王的喜爱,而骆宾王的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激烈讽刺武则天,最终引发了她的怒火。另一种说法则认为,武则天在与张昌宗兄弟共进早餐时,注意到上官婉儿与张昌宗有些许过于亲密的眼神交流,因而误认为她与自己男宠有不正当关系。由于这些疑虑,武则天最终对上官婉儿施以黥面刑。
黥面刑给上官婉儿带来了巨大的羞辱,但她却没有屈服。她巧妙地将额头上的疤痕雕刻成梅花的形状,使得这一处缺陷反而成为了时尚的象征,引领了一股在唐代流行的“额头点红”的风潮,甚至成为当时女性装饰的一部分。
然而,命运并未因此善待她。随着武则天的退位,新的政治风云悄然形成。上官婉儿虽然依旧掌握一定的权力,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。在神龙元年,政变发生,武则天被迫退位,李显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。上官婉儿不仅没有沉寂,反而再次被任命为起草诏令的重职。她凭借与武则天的相处经验,再度为自己在朝中打下了根基。
但上官婉儿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,她希望能够辅佐出一位像武则天一样的帝王。她通过频繁出入韦皇后的宫邸,鼓励韦后采取武则天的道路,甚至促使韦皇后开始为自己的皇位做准备。她还推动了若干政治改革,并在背后为自己的利益布局。然而,韦皇后并非只是温顺的棋子,她在政治上逐渐展现出野心,逐步攫取更多权力。
在这场政治博弈中,韦皇后、上官婉儿与武三思之间复杂的关系,最终让李显的权力逐渐被削弱。武三思逐步成为宫中的重要人物,掌握了巨大的权力,而上官婉儿则成为了他权力扩展的支持者。随着李显在宫中的无力,韦皇后的权力日益膨胀,但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在这场权力斗争中,李重俊不满韦皇后的独裁,决定与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共同策划反击。景龙元年七月,他们成功策划了政变,发动羽林军杀死武三思并誅杀其党羽。在这场变动中,上官婉儿再次面临生命危险。她急忙寻求庇护,直言太子李重俊意图先杀她再清算韦皇后和李显。李显虽然脆弱,但毕竟是帝王,最终两人联手保住了上官婉儿的性命。
这场变故未能延长上官婉儿的好运。仅仅三年后,另一场政变爆发。太平公主与她的党羽合作,逐渐控制了朝政。上官婉儿感觉到了不祥的预兆,最终选择依附于太平公主。然而,命运依旧没有善待她。景龙四年,李显死于毒手,韦皇后掌握了实权。太平公主则为确保李唐政权的稳定,提出了遗诏,试图立李崇茂为太子,并在上官婉儿的帮助下进行策划。韦皇后却不满这一提议,并最终选择架空李旦。
随着政治斗争的加剧,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手发动了唐隆之变,旨在彻底铲除韦后一党,并恢复李唐正统。上官婉儿作为韦皇后党羽之一,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铁拳。在李隆基的反击中,她未能获得任何宽恕,最终在政变中被处决。
上官婉儿的一生,充满了波动与矛盾。她的出身显赫,才智出众,却也在权力的漩涡中失去了自我。她的历史形象,往往被“肮脏”和“权欲”这些词汇所包围,然而如果从她的角度来看,或许她的初衷并非如此。她只是想要恢复上官家族的荣耀,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,却在漫长的过程中走了弯路,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。
这种带有争议的历史人物,总会让人产生复杂的情感和评价。在对她的行为作出评价时,我们应当提醒自己:是否能从多角度、更客观地审视历史人物,而非轻易地贴上标签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更加公正和全面的评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